在原国家人事部的倡导下,2006年10月,西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在陕西西安签署了 《西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人才开发合作协议框架》,由此掀开了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打破人才瓶颈的新的一页。
林大泽就是在这个时候决定扎根留在西部这块热土的,当时他还在北京理工大学工作。青海省人事厅副厅长王定邦将他留下看作是该省实施“柔性引进”人才的一项 “成果”。“他的留下,的确带动了当地的一方产业。他为西部矿业集团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王定邦在介绍人才引进机制时,如此阐述一个科研人员所能引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为 “柔性引进”人才的一个典范,林大泽开发出我国第一条高原电位调控浮选新技术生产线,每年可减少有机药剂耗量120吨,节水100万立方米,节电650万千瓦时,节约煤耗6630吨标煤。 “自从该技术在锡铁山生产线应用后,2005年以来,已经累计新增经济效益达到亿元以上。”西部矿业科技有限公司主任张永德道出了科技人员的力量。
留下来的林大泽还带了很多的技术革新:锡铁山铅锌矿深部矿石及各采点矿石配比选矿试验研究、锡铁山铅锌矿浮选新工艺药剂研究,开发出新工艺及新药剂。除此之外,2003年,留在西部矿业的他还负责创建了西部矿业博士后工作站。2005年,他负责创建了青海省高层次人才创业园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创业园。
像林大泽这样的人,在西部还有很多。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等原因,西部的人才战略更加注重效果。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 “柔性引进”人才策略成为西部引进人才的一个重要渠道。
据王定邦介绍,根据 “柔性引进”人才的理念,青海共享在两地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政府特贴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生导师、留学回国人员、外国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信息库,相互提供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以项目合作为主要载体,根据双方需求组织高层次人才开展重大项目的论证咨询、科研技术攻关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等项目合作。
据同样身处西部开发热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事厅副厅长文学介绍,他们 “柔性引进”的人才,同样为新疆的经济社会建设发挥作用。
文学介绍说,为促进企业、人才与外界的交流,新疆成立了高新区人力资源协会。协会汇聚了高新区30多家新疆的知名高科技企业和新疆大学、医科大学、中科院等10余所新疆的著名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中央驻疆单位,架起了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的桥梁。
为了鼓励人才的流通,新疆还开辟了 “绿色通道”。凡进站工作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除享受国家、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有关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外,所在企业承担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工作所需的主要经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视其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给予重奖。博士站还设立了政府专项经费。据记者了解,2007年,新疆吸引了3名博士后进站工作。
在这样的机制下,新疆的人才培养机构得到了长足发展。据统计,到目前,已有47个博士后站挂牌,涉及7个一级学科,26个二级学科,在站博士后106人,出站人数25人;在新疆工作的博士后人员182人,在职博士486人,在读博士约450人,博士后和留学人员工作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特别是在石油化工、新能源、机电制造、农牧产品开发等行业领域,新疆有了一批科研成果,在部分经济、社会科学领域有了理论创新。
青海人才合作项目也是可圈可点:经与长三角首批专家团服务内容,专业涉及旅游、畜牧、环保、矿山资源、医疗、园林、草业等。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 “机织藏毯生产基地项目”被国家外专局列入2007年度重点项目, “高白鲑养殖”引智项目被国家外专局命名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项目基地。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各省积极推进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市场配置进程,不断加大人才资源开发与配置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分布。截至2007年底,西部地区建立人才服务网站467个,建立各类人才数据库894个,不断加强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发布,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