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企业“招工难”日渐成为劳动密集型及中小企业的难隐之痛,对于管理相对粗放中小企业而言“招工难”更是它们的“致命伤”。
那么造成中小企业招工难的成因何在呢?究其原因:一是经济企稳回暖速度快,企业措手不及。去年以来,金融危机影响逐渐褪去,经济企稳回暖的速度出人意料,企业措手不及,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企业用工需求开始大幅回升,企业为招不到工而犯愁。二是部分企业招工竞争优势不再。随着就业观念的逐渐转变,产业工人其对工作岗位的综合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光是足够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岗位的发展前景、子女教育的便利与否等也成为了产业工人选择工作岗位的重要前提。据调查,当前企业招工难主要发生在规模小、效益不高、福利待遇低的中小企业中。这类企业由于自身条件不足,往往无法为务工人员提供较为理想的工作、住宿环境和较高的工资待遇,有的虽然工资待遇不错,但是工作岗位却对健康有害,而工作岗位的职业发展前景等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有部分务工人员家乡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增加,虽然工资待遇比不上珠三角地区,但是在当地工作生活成本更低。还有部分劳务工宁愿选择留在家乡,在家门口就业。
二、两点建议
当前企业“招工难”的情况较为紧迫,从企业的角度看短期几乎没有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难题。企业只能挖掘现有的人力资源,采取现有员工加班、增加工人工资待遇等办法来缓解困境。但从长远看,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还是要做好两点:
一是转变增长方式。有调查显示,企业中低学历的一线操作员工的流动比例较高,而企业中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相对稳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与一线员工所处的工作环境、收入待遇及保障等有很大关系。很大一部分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企业的一线普通员工长期以来低工资、低福利,往往其他企业月收入略高50元至100元,就可能引起一些企业一线员工的集体跳槽。而这一情况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许多企业的增长方式还停留在生产没有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中。这使得企业不得不压缩生产成本,直接导致一线普通员工的低工资低福利。企业只有改变增长方式,拉长传统产业的增值链,用精细的加工技术及品牌等手段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不是一味地压缩成本,减少人工开支。
二是完善用工制度。企业要从健全用工体系入手,建立一种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要把企业员工真正当作“自己人”,让务工人员有归属感,才能在企业当地扎根下来。企业即便产业转型,如果还继续使用老一套的用工制度,“招工难”问题也不会得到彻底解决。除了工资,现在的外来务工人员特别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和企业后勤配套。如果农民工在企业当地打工有完善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保障,使劳务工真正成为“本地人”稳定下来,他们就不会再有季节性的“返乡潮”。当劳务工整体的数量在企业当地稳定下来后,“招工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